三伏天养生,宜“以热祛湿”
三伏天在小暑和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zui高、潮湿、闷热的日子。“伏”就是伏邪,即所谓的“六邪”(风、寒、暑、湿、燥、火)中的暑邪。今年的“三伏天”将从7月16日(本周六)开始,于8月24日结束,长达40天。
三伏天养生攻略:
1、忌寒温补
三伏天是全年中阳气zui盛的阶段,肌肤腠理开泄,外邪非常入侵,易落下病根儿。三伏天“热养”有助温补阳气,到了冬天不容易受寒。患肠胃炎、慢性腹泻、鼻咽炎、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的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贴敷、艾灸、泡药浴,预防疾病在冬天发作。
2、冬病夏治
冬病在夏季就会被压制。利用夏季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能更好地驱散内伏寒邪,改善宿疾。这也是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重要体现。
3、夏练三伏
欲祛湿排寒,就要增加阳气。伏天应该适当出门活动,出汗、长阳气。但是夏季锻炼讲究轻缓,不可剧烈运动。
三伏天,外湿加上人们贪凉,开空调喝冷饮,导致内湿丛生,将湿邪埋在了体内。如果出现食欲不振、上火、长痘等症状,说明是体内湿气重了。想要在三伏天Y效祛湿,应该这么做呢?
1)泡脚
中医认为“足体相依,穴脉相通”,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2)刮痧
具体是用刮痧板或酒精消毒过的纱布,上下刮背脊两侧,或肋骨两侧或额头,出现紫暗色即可,也可涂上清凉油刮。
3)药浴
泡泉神汤瑶浴,温水的热度可以帮助打开皮肤的毛孔,而中草药精华会通过皮肤进入体内,将毒素和有害物质排除体外,排湿排寒,调理风湿,减轻肌肉和关节疼痛。
2022-07
喝热水是通过火力把偏寒偏凉的性质减低了,但是很难起到激发人体阳气的作用。夏天去除体内寒气的方法很多,刮痧、拔火罐、中药外敷、艾灸、三伏贴等,也可以泡药浴。…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