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名录-瑶族医药(药浴疗法)
瑶族瑶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瑶族人民传统洗浴习俗。2008年被列入入选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瑶浴养生文化。
瑶族药浴疗法瑶民以药物洗浴来强身健体、抵御风寒、消除疲劳、防治疾病的传统养生治疗方法。它是瑶族祖先独创的传内不传外的保健良方。这一瑶族D特的养生文化传承了数百年,是瑶族民众集体智慧的结晶。
瑶族药浴主要是将多种植物药,经过高温烧煮成药水,倒入杉木桶,让人坐于桶内薰浴浸泡,使药液渗透到人体的五脏六腑、全身经络,达到祛风除湿、排汗排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特别对妇科炎症、风湿疾病、皮肤病、伤风感冒、消除疲劳有明显效果,无病者药浴亦能神清气爽、去垢润肤、强身健体。
此药物洗浴,符合现代人对绿色疗法的追求。
瑶族生活的山区高山多雨多雾,容易受疾病的侵袭,但瑶族妇女却很少患妇科疾病。原来,瑶族人学会了利用草木的枝、根、皮、叶、花朵医治疾病。瑶族妇女被评为"世界上身体Z健康的女性"。
瑶族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民族医药。 其中Z具代表性的就是的"三天出工"(亦称"三泡瑶药"),它是瑶族千年传世古方。瑶族妇女产后药浴后三天后就可以下地劳作,上山砍柴,不怕风吹日晒,而且形体保持苗条,肤色红润。婚后的瑶家妇女,没有一个有妇科病。
瑶族人基本上没有关节炎、皮肤病、风湿病等几种疾病。从所使用的瑶浴配方中看,有草本类、有灌木类等中草药,有治皮肤病的、关节炎的、滋阴壮阳的……。
洗瑶浴不仅仅是瑶族人的一般习惯,而且成为一种风俗,是瑶族同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