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医和“六气淫疾”说 阴、阳、风、雨,受之有节 晦、明,用之有限

《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

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

分为四时,序为五节。

过则为菑,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秦国良医“医和”为晋平公治病,提出六淫致病。


医和

春秋时秦国良医。医为职业称谓,和是名字。据《左传·昭公元年》载,他曾倡论阴、阳、风、雨、晦、明为“六气”,谓“六气”太过,可引起不同疾病。

阴淫寒疾,阳淫热疾

阴气过盛易致寒症,阳气过盛则易患热症。

风淫末疾

风气过度易引发四肢疾患。末,四末,即四肢。

《凌临灵方》:“血不荣筋,加以风湿阻络,阳明虚不能束筋骨以利机关,手指麻木不仁,风淫末疾是也”

雨淫腹疾

“雨”象征着湿气,寓意湿气过盛易导致腹部疾病。

宋·晁冲之《纪愁》诗曰:“雪寒堕我指,雨淫疾我腹。”

晦淫惑疾

熬夜过晚,精气伤耗,从而易引发神志惑乱、精神不振之疾。晦,晦暗,此指晚上。惑,神志迷乱。

明淫心疾

白天劳心过度,处理事务繁忙,从而容易引发心脏疾病。明,指白昼。

《春秋左传正义》:“阴淫寒疾,寒过则为冷。……阳淫热疾,热过则喘渴。风淫末疾,末,四支也。风为缓急(即无力感与痉挛感)。雨淫腹疾,雨湿之气为洩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洩注被用来描述腹泻的症状,‌即病者排泄频繁,‌腹部空虚)。晦淫惑疾,晦,夜也。为宴寝过节,则心惑乱。明淫心疾。明,昼也。思虑烦多,心劳生疾。……○正义曰:……六气之淫,各生疾也。此六者,阴、阳、风、雨,有多时,有少时,晦明则天有常度,无多少时也。今言淫者,谓人受用此气有过度者也。阴过则冷,阳过则热,风多则四支缓急,雨多则腹肠泄注。此四者,虽各以其气与人为病,若其能自防护,受之不多,则得无此病也。其晦明亦是天气,不以病人,但人用晦明过度,则人亦为病。晦是夜也,夜当安身,女以宣气,近女过度,则心散乱也。明是昼也,昼以营务(谋求),营务当用心思,虑烦多则心劳敝(劳累疲弊)也。阴、阳、风、雨当受之有节,晦、明当用之有限,无节、无限必为菑害,故“过则为菑”也。”

《春秋左传正义》

旧题春秋左丘明撰,晋杜预(222年—284年)注。唐孔颖达(574年—648年)疏。

洩注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洩注被用来描述腹泻的症状,‌即病者排泄频繁,‌腹部空虚。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