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医七行学说之土乘气
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木、火、土、金、水。
回族医学是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和中国传统医学高度结合的产物。回族医学的七行学说是先天“四行”(四元,包括气、火、水、土)和后天“三子”(即木、金、活)。
七行说的基本内容包含着一切事物“相生”、“相克”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同时还有“制化”、“相乘”、“相侮”的基本规律,用以说明事物的复杂的变化。
七行相乘规律:火乘木,木乘电,电乘土,土乘气,气乘水,水乘金,金乘火。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乘即相克太过,超过正常制约程度。
明·郎锳《七修类稿》:“土乘气:予尝掘地出土而成坎(小坑)矣,后因无用,复以其土筑而实之,则耗四之一矣。深求其故。盖万物藉气以为质,一动则气泄,气泄则质为之损也。”
万物藉气以为质
《朱子语类》:“物之生,必因气之聚而后有形,得其清者为人,得其浊者为物。”朱熹认为,万物的生成是气的自然结聚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