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腐谈》解“褐夫”
褐夫,穿粗布衣服的人,古代用以指贫贱者。
《诗经·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没有好衣没粗衣,怎么度过这年底?郑注云:“褐,毛布也。贵者无衣,贱者无褐,何以卒岁。”
元·俞琰《席上腐谈》对“褐,毛布”不认同:“《孟子》云:‘视刺万乘之君,如刺褐夫。’以「褐夫」对「万乘之君」,亦言贵贱之殊耳。褐乃编絮粗短衣,不黄不皂,贱者之服,非毛布也。褐字从衣,毼字从毛。郑氏误以褐为毼,遂云「褐,毛布」也。毛布乃今之斜毼,价贵于苎麻多矣,此岂贱者之服?”
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
刺:此指刺杀。若:像。褐夫:指地位贫贱的人。
要是去刺杀君王就和刺杀普通人一样,就不会畏惧。
不皂
深灰色。清·高士奇《天禄识馀·退红不皂》:“宋时縑帛中有淡皂色,谓之不皂,可对退红。”
褐衣
粗布衣。代指旧时贫苦的人或地位卑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