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败家子”的由来

败家子,语出《韩非子·显学》:“夫严家无悍勇,而慈母有败子。”原义是指任意挥霍家产的不成器的子弟,今义则指任意浪费国家财物的人。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败子》:“今人呼不肖子曰‘败子’。或曰:‘败当作稗。稗,所以害苗也。’” 

明郎瑛《七修类稿·稗子》:“今人见人家子弟,性虽聪明,而外似能事,所为实非,名曰败子。殊不知乃是稗草之稗,盖似苗而非苗也,《宝积经》说僧之无行者曰:‘譬如麦田中生稗子,其形不可分别是也。’”

稗草

稗,常杂生稻草间。泛指稻田中的杂草。

农谚有“好种出好稻,坏种出稗草;稗草拔光,稻谷满仓。”

稗全草可作绿肥及饲料。茎、叶纤维可作造纸原料;种子磨粉可代粮、酿酒和制麦芽糖用。

根、苗:调经止血。用于鼻衄,便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

种子:益气、健脾,透疹止咳,补中利水。用于麻疹,水痘,百日咳,脱肛,浮肿。


和稗草长在一起的水稻,长势都不是很好,所以有“田有稗子不肥”的俗语,就好像家庭中有“败家子”一样会导致家业不兴。

不过研究发现,一万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的人类曾把稗草作为主食之一。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