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人体寒气“入口”
冬季受寒,对我们的身体伤害尤其大,所以捂好身体上的寒气“入口”:
1. 头部
头部为“诸阳之会”,易受寒邪侵袭。
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当地老农喜欢在头上戴个白羊肚手巾,就起到了保护头部不受寒气入侵的作用。出门在外,特别在寒冷或多雨的季节,一定要注意携带雨具。洗完头一定要用干毛巾擦干或者用吹风机吹干,晚上不要洗头。
2. 颈部
“风从项后入”,脖子也很容易受到风邪侵袭。脖子受凉易引发落枕、感冒。
在寒风瑟瑟的冬季,出门系好围巾。
3. 后背
背部有膀胱经和督脉循行,也是阳气旺盛、容易感受寒气的部位。背部受寒,可引起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以及慢性腰腿痛。
外出时加件羽绒背心,让身体更保暖。中医通过火疗、拔火罐、刮痧、针灸、推拿按摩背部,从背部除邪,治疗疾患。
4. 肚脐
肚脐,即神阙穴,是人体气机运转的重要枢纽。该穴无皮下脂肪组织,通透性很强,因此Z容易被外界寒之邪所伤。
爱美的女性请注意,一定不要穿“露脐装”,即使夏天也不行。一旦丹田气寒,肝血亏耗,会导致月经不调,内分泌紊乱等连锁反应。
有经验的老年人,会给孩子做个兜肚,戴在腹部以保护肚脐,能预防受凉所致的腹泻。如果在兜肚中加入合适的中药材,还能治疗许多疾病。-
5. 膝关节
膝关节外没有丰厚的脂肪和肌肉保护,血液供应较少,所以对温度和湿度都非常敏感。膝关节受寒易发生退行性变化,出现疼痛、屈伸不利等问题。
冬季一定要穿秋裤或毛裤,必要时可加个保暖护膝。
6. 脚
“寒从足下起”,双足离心脏Z远,供血相对较差,加之脚的脂肪层薄,御寒能力差,所以易受寒。双脚长时间受凉,易长冻疮,还可引发腹痛、痛经、感冒等问题。
要穿上保暖且透气性良好的袜子,切勿光脚在地板尤其是水泥地上走,冬天宜穿厚软的鞋。如自觉脚凉,宜选择热水泡脚。但冬季泡脚应适度,泡脚时间过长容易流汗,气血外泄,时间一般控制在15~20分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