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石硫磺

石硫磺,亦称硫磺、黄硇砂、黄牙、阳侯、将军,味酸,性温。原矿物主要形成于火山喷气作用。归肾、大肠经。功效外用解毒杀虫疗疮,内服补火助阳通便。生品有毒,毒性成分主要为As2O3,内服宜用制品,不宜多服、久服。


本草集注

《本草求真》:“石硫磺大补命门相火,兼通寒闭不解。……大热纯阳,号为火精。……书云:命门火衰,服附、桂不能补者,须服硫磺补之。按硫磺纯阳,与大黄一寒一热,并号将军,凡阳气暴绝,阴毒伤寒,久患寒泻,脾胃虚寒,命欲垂尽者,须用此主之。又治老人一切风秘、冷秘、气秘,热药多秘,惟硫磺暖而能通;寒药多泄,惟黄连肥肠而止泻。为补虚助阳圣药。且能外杀疮疥一切虫蛊恶毒,并小儿慢惊,妇人阴蚀,皆能Y效。但必制造得宜,始可以服”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主妇人阴蚀,阴湿所生之疾,惟阳燥之物能已之。疽痔恶血,亦下焦阴分之湿所生病也。坚筋骨,壮筋骨之阳气。除头秃,杀发根湿气所生之虫。能化金、银、铜、铁奇物。火克金也。硫磺乃石中得火之精者也。石属阴而火属阳,寓至阳于至阴,故能治阴分中寒湿之疾。其气旺而性暴,故又能杀虫而化者诸金也。”

《海药本草》:“仙方谓之黄硇砂,能坏五金,亦能造作金色,人能制服归本色。服而能除万病,如有发动,宜以猪肉鸭羹、余甘子汤并解之。”


禁忌

阴虚火旺患者及孕妇禁用。

《本经逢原》:“久服伤阴,大肠受伤,多致便血。”、“热邪亢盛者禁用。”、“湿热痿痹,良非所宜。”

《得配本草》:“忌禽兽血。”

《本草用法研究》:“外疮红肿者、有内热便闭者禁。”


矾石液

中国使用硫黄大约始于西汉。《博物志》记载,当时所用硫黄是天然成块的,来自西域。魏晋时期,中原地区开始从焙烧黄铁矿制取绿矾的窑顶收集冷凝成液的硫黄,发生的反应如下:FeS2+2O2=FeSO4+S↑,因此硫黄开始有了“矾石液”的名称。 

炮制

豆腐制

取拣净的硫黄块,与豆腐同煮,至豆腐现黑绿色为度,取出,漂去豆腐,阴干。

萝卜制

取净硫黄与萝卜共煮至萝卜烂时,取出,晒干。每硫黄100kg,用萝卜40kg。

《本草纲目》:“凡用硫黄,入丸散用须以萝卜剜空,入硫在内,合定,稻糠火煨熟,去其臭气;以紫背浮萍同煮过,消其火毒;以皂荚汤淘之,去其黑浆。一法:打碎以绢袋盛,用无灰酒煮三伏时用。又消石能化硫为水,以竹筒盛硫埋马粪中一月,亦成水,名硫黄液。”

猪大肠制

《医方集解》:“石硫黄一斤,猪大肠二尺,将硫黄为末,实猪大肠中,烂煮三时,取出去皮。”现行,取硫黄灌入猪肠内,煮后晾干,或将硫黄放入生猪肠内,两端扎紧,放热汤中煮3小时,反复3次,每次均另换猪肠。

寒水石制

《本草新编》介绍了用寒水石炮制的特殊方法:“硫黄十两,研为末,加入寒水石一两,亦研为末,和在一处,以水化之,寒水化而硫黄不化也,候其水干,然后取出用之……寒水制硫黄,非制其热,制其毒也。去毒则硫黄性纯,但有功而无过,可用之而得其宜也。”


张锡纯论生硫磺

历代医家皆畏硫磺有毒而鲜用之。张锡纯亲身尝验,力推生硫磺无毒之论:“硫黄原无毒,其毒也即其热也,使少服不令觉热,即于人分毫无损,故不用制熟即可服,更可常服也。且自古论硫黄者,莫不谓其功胜桂、附”提倡生用,小量渐加,以服后移时觉微温为度。

并附有“服硫磺法”:“无论病在上在下,皆宜食前嚼服,服后即以饭压之。若不能嚼服者,为末开水送服亦可,且其力Z长,即一日服一次,其热亦可昼夜不歇。”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