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之“剂”作何解
《说文解字·刀部》:“剂,齐也。从刀,从齐,齐亦声。在詣切”“剂”的本义为剪齐。引申指调节、调和。如“调剂”。中药需要切碎,一副中药由多种药物配合而成,故引申指配合而成的药剂。
用作量词。中药一贴或一付称一剂。《素问·腹中论》:“治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景景医话·剂字解》:“古者造宇之初,义寓于声,剂从齐声,即有齐义。齐者平也,药称剂者,即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温之之旨。故六淫之外因,饮食伤之不内外因,于我身所本无者,则必散之、泻之、消之、下之而后安;七情之内因伤及我身所本有者,则必血亏益以血、气亏益以气而后可。凡所以剂其平也,俗称一剂,日一帖意亦犹是。”
《伤寒论》有:“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郝万山教授解释“剂颈而还”:“剂是齐的古字,拿刀一切就齐了,剂字原本就应当这么写,可是到后来不要刀的东西倒齐了,有刀的倒变成剂字了,我到现在也不清楚,这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所以”剂颈而还”的剂,我们不读JI,应当读QI,就是齐的古字,汗就出到脖子这里,身上一点汗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