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医医医》论外感、内伤

《医医医》论外感、内伤:“古今天下之病,……约而言之,又不过外感、内伤两病,外感则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气为之,内伤则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所发,合之所谓十三因也。然人能慎起居而适其寒温,自可以却外感,且外感除伤寒两感、温疫四感与中风之直中脏者,则俱可以不死,而世之多死于外感者,皆医药误之也。内伤则无不死者,何也?本非草木无情可治也。间尝窃论神农、黄帝、岐伯、仲景为外感之国手,若内伤则孔孟为国手,降而宋儒、明儒,旁及老庄、佛氏亦内伤之好手,其书千言万语,莫非治人性情,洵为内伤良药。……古今大词章家(诗古文词佳者,大可感发人之志气,宣畅性情,时一为之,亦足抒写郁抱)。它如各国诸哲学家亦皆治内伤好手,学人诚能祖述歧景,宪章孔孟,旁及诸子百家,则外感内伤无不毕治。此虽创论,实是至理。圣贤千言万语,无非使人节制性情,发抒性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而万物育,又何有于七情之害,《论语》二十篇孔圣答诸贤之问,莫不各就其性情之偏而医之,《孟子》七篇,七年之病,三年之艾,如耻之莫若师文王与夫好勇、好货、好色之喻,心不若人则不知恶之类,亦皆因其所病而医之,此非孔孟治内伤之圣剂哉?类推者不可殚述,奈世人皆不知服此等药,以为自治而入圣贤之阶,有内伤者仍不肯服此等药,以为自治其情之剂,而唯乞灵于草木。不知草木之品,神农、黄帝、岐伯、仲景所以治外感也,若内伤则必须服圣贤语言之药,以情治情,自为节制,或藉草木之品,聊与宣通血气,始为治内伤者之至良法。”

把外感归结为六淫,除非误治,皆可以不死。而内伤七情之偏,非读孔孟、大儒、老庄、佛家等圣贤之语言良药不得以治。节情志,致中和,则无内伤之虞。

现代观点

外感病因

源于自然界,从肌表口鼻入侵人体,多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脉浮为主。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气(疫毒、戾气、毒气、杂气、乖戾之气等)。

内伤病因

七情内伤: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进而引起疾病。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

饮食失宜: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不洁

劳逸过度:过劳(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过逸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