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阳 补阳 通阳
温阳
中医治疗“八法”中温法之一,温通阳气的治法,如回阳救逆、温中祛寒等。
温中祛寒
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症见腹中冷痛、不思饮食、或食不消化、口淡不渴、呕吐清水、或呕吐下利、大便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常用理中丸、附子理中丸。
回阳救逆
又称回阳,救治阳气将脱的方法。指用大剂药性温热,具有大补阳气作用的方药,以恢复阳气,抢救亡阳所致厥逆证的治法。症见汗出不止,吐利,四肢厥逆,气息微弱,脉微欲绝等为寒盛阳衰,阳气将亡之候。急用四逆汤或参附汤挽回阳气而救厥逆。
补阳
补阳即运用甘温或咸温或辛热之方药,补益阳气以治疗阳虚证的一种方法,属“虚者补之”的范畴。
补阳药性味多甘、咸,温而性柔,故多为“柔剂”。大多归属肾经。长于温补肾阳,适用肾阳虚的各种慢性病证,但无回阳救逆的作用,而助心阳、温脾阳的作用亦不及附子、肉桂等温里药。补益肾阳的药物,主要用巴戟天、杜仲、枸杞子、鹿角胶、阳起石、鹿茸、菟丝子、肉桂等。
阳虚,不专于肾。对于肾阳衰微不能温运脾阳所引起的泄泻,以及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所引起的喘促,都可选用适当的补肾阳药来治疗。至于心阳虚,可用温里药或补气药治疗。助阳药性多温燥,凡有阴虚火旺的症状,应该慎用,以免发生助火劫阴的弊害。
通阳
治疗寒湿阻塞、痰凝瘀阻等导致气血不通的方法。
比如胸阳是痰浊阻闭的胸痹证,用瓜白酒汤;湿热内蕴、三焦不利和湿温初起,用三仁汤;痰浊阻塞胸阳引起的心肌梗死,使用苏合香丸、失笑散等;寒血阻气血导致四逆厥冷,使用当归四逆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