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上诊于鼻,下验于腹

中医里有“上诊于鼻,下验于腹”的说法。


望诊之王

鼻子又叫“面王”,位于面部正中,根部主心肺,周围侯六腑,下部应生殖。所以,鼻子及四周的皮肤色泽能反映五脏六腑的疾病。  

1.色泽十分鲜明

“留饮”的征兆,说明脾胃阳虚、失于运化、津液凝滞。人的脾胃消化功能不好,水汽滞留在胸膈,导致四肢关节疼痛。

2. 鼻头发青

“肝木乘脾土”的表现,而且一般会伴有腹痛。通俗点解释,肝属木,脾属土,肝气疏泄太过,横逆冲犯脾胃,结果就影响了脾胃的消化功能。这时候就要用一些泻肝胆和补脾胃的药。 

3.鼻尖微微发黑

身体里有水汽。这个症状是“肾水反侮脾土”的表现。本来是土克水,结果肾水反过来压制住了脾土,水气肆虐,以致肾的脏色出现在脸上。 

4.鼻子发黄

胸内有寒气,脾的脏色出现在了脸上。这样的人体内中阳不足,脾胃失于运化,吃下去的冷食或者凉性食物积聚在脾胃,这些寒气上升又影响到了胸阳,所以寒气就滞留在脏腑中。

如果鼻子发黄,但光泽明润,那就可以放宽心了,这说明“脾气来复”,是即将康复的好兆头。

腹为生之本

腹诊专书《诊病奇侅》言:“外病由脉可知,内病腹诊可知”,“腹为生之本,故百病根于此,是以诊病必候其腹,外证次之。”

腹部皮肤凉热、腹壁肌肉软硬度、腹部胀满、压痛、肿块等情况,以及脐间动气(脐周动脉搏动)充盛与否,为疾病的辨证分析提供依据。


依据诊察方法,腹诊的内容可分为胸腹部的望诊、闻诊、问诊以及切诊

胸腹部望诊

主要包括形态与颜色两方面。

形态:主要是观察胸腹部是否膨隆、凹陷,心尖搏动是否应衣,腹壁有无青筋暴露等异常情况。

颜色:如胸腹部皮肤是否光亮,有无呈黄色、白色,有无瘀斑瘀点,以分析病机及鉴别疾病。

腹部闻诊

包括听声音与嗅气味两方面。

听声音:包括肠鸣音是否正常及有无异常声音。

嗅气味:包括有无特殊气味。

腹部问诊

主要是询问病位、性质及症状等,包括询问腹部的寒热、疼痛、胀满等,以了解病情、诊断疾病。

腹部切诊

通过触摸、按压及叩击腹部,以了解其寒热、疼痛、腹部血脉的搏动、有无肿块等情况。


按照部位,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胸腹诊

对胸腹部整体的形态、颜色、寒热、紧张度以及胀满、疼痛、痞硬、急结等情况的诊察,是腹诊的主要内容,收集的信息比较全面。

虚里诊

对虚里这一部位的情况进行诊察,包括这一部位的搏动、色泽、音量、至数等方面的诊察。

脐诊

对脐部的情况进行诊察,包括脐的形态、脐周动气的诊察。

腹部穴位诊

对腹部特定穴位的诊察,是经络学说在腹诊中的应用,主要以募穴为主,以判断相应经脉的脏腑病理变化。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