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的留白与去白
橘皮,又叫陈皮,味辛,气温,陈久者良,能止咳化痰,理气和中,健脾开胃,是药食同源的滋补品。陈皮留白者,和诸药,升阳助胃导气而益元气。
陈皮的组成
陈皮由三部分组成:橘红、橘白、橘络。
橘红:陈皮刮去白即为橘红,有着丰富的油包,泡水后饱满亮泽,其性味与陈皮同,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能助阳气上升及助诸甘辛为用。更侧重于肺寒咳嗽,化痰止咳。
橘白:在果皮和果肉之间,呈黄白色的海绵状的薄层,内表面常有橘络的痕迹。年份浅的陈皮,白囊会有苦涩味,而10年以上的陈皮,白囊已陈化成淡棕色,则不会有苦味。具有和胃化湿、健脾消食的功效。
橘络:又名橘丝、橘筋,为芸香科植物橘的果皮内的筋络。柑肉表面就有一层橘络,而柑皮内也会粘着一层橘络。整个完整的橘络叫做凤尾橘络,而断裂散乱的叫做金丝橘络。多为淡黄白色,陈久则变成棕黄色。
留白与去白
去白的功效: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因为加工工艺中去除了橘络白,因此油室更加丰富饱满,晶莹剔透,薄如蝉翼,味道更加甘香醇厚,口感更加细腻绵滑,无苦涩酸楚的味道,更加耐泡。除了入药以外,更适合日常配普洱、红茶、老白茶等茶品。
留白的功效:而留白陈皮丝,加工过程中保留了橘络白,与陈皮同时加工炮制。可减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渗透性,有防止高血压病人发生脑溢血、糖尿病人发生视网膜出血的作用。对于平时有出血倾向的人,特别是有血管硬化倾向的老年人等。留白的陈皮能够理气健脾,调中,燥湿,化痰。主治 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或疼痛、消化不良。湿浊阻中之胸闷腹胀、纳呆便溏,痰湿壅肺之咳嗽气喘等疾病。
三部分均有药理作用,各有侧重。
元代脾胃学说创始人李杲说:“留白则补脾胃,去白则理肺气。”
《药性赋》曰:“陈皮,味辛、苦,性温,无毒。可升可降,阳中之阴也。其用有二:留白者补胃和中,去白者消痰泄气”。
《木草正》:“陈皮,气实痰滞必用。留白者微甘而性缓,去白者用辛而性速。”
决定“去”或“留”白,主要看适合自己的食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