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三仙汤

亚健康又称疲劳综合症,其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但人的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退,适应能力下降,疲劳乏力,头晕,腰酸背痛,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甚至烦躁不安,失眠等,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明显下降。

现代中医耳鼻喉学科奠基人干祖望教授亲手扶正补虚的良方“三仙汤”。

【材料】仙灵脾9~20克、仙矛9~15克、仙鹤草15~20克,大枣6~10个,冰糖适量(不超过20克)

【用法】一副药煎出三杯,早中晚服用,连服一周。

【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扶正补虚,益气提神,此三味药物美价廉,效果很好。可治心脏病、脾胃病、肺心病、慢性咳嗽、腹泻肠炎、体困疲乏、精神萎靡(亚健康)。


仙鹤草

性平,味苦涩,入心、肝、脾、大肠经。功善收敛止血、止痢、截疟、补虚、解毒杀虫,治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等出血症,中暑,赤白痢疾,虚劳,痈肿疮毒,跌打损伤,癥瘕积聚等。仙鹤草有强壮之功,善治脱力劳伤,故又名脱力草。仙鹤草补而不滋腻。与大枣配伍(仙鹤草一两,红枣十个),治贫血衰弱,精力痿顿(民间治脱力劳伤)。

干祖望说:“凡人精神不振、四肢无力、疲劳怠惰或重劳动之后的困乏等,土语称‘脱力’。脱力草(不计分量)加赤砂(即红糖,不拘多少),浓煎两次,服用,一般轻者1~2服,重者3~4服,必能恢复精神。”并戏称之为“中药的激素”

《施金墨对药》有“仙鹤草伍阿胶,善治各种心脏病变”的经验记载,认为阿胶以补血养心为主,仙鹤草以强心、调整心律为要,凡心脏病变有心阴不足见症者用之Z宜。


仙茅

味辛、性热,有毒,归肾、肝经。有补肾阳、强筋骨、明目、祛寒湿的作用。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崩漏,心腹冷痛,腰脚冷痹,痈疽,瘰疬,阳虚冷泻。

《本草纲目》记载:“仙茅性热,补三焦、命门之药也。惟阳弱精寒,禀赋素怯者宜之。若体壮相火炽盛者,服之反能动火。”

《本草新编》:“仙茅虽温,而无发扬之气,长于闭精,而短于动火。闭精,则精不易泄,上溺,则气不外走,无子者自然有子,非因其兴阳善战,而始能种玉也。……元阳衰惫,痿弱而不举者,不可惑于助阳之说,错用仙茅,归咎于药之不灵也。”


仙灵脾

又称淫羊藿,性温味辛。入肝、肾经。有益精气、坚筋骨、补腰膝的作用。常用于阳痿遗精,筋骨痿软,风湿痹痛,麻木拘挛以及更年期高血压等症。

《本草新编》:“补命门而又不大热,胜于肉桂之功。”《药性解》:“山药、紫芝为使,得酒良。”《景岳全书》:“乃手足阳明少阴、三焦命门药也。……服此之法,或单用浸酒,或兼佐丸散,无不可者。”

仙茅与仙灵脾同入肾经和肝经,补肝肾,壮筋骨。三味药合之共同之处都具有扶正补虚,益气安神的作用。本方方小效佳,可成为人参平替。干祖望说:“凡无外邪的各种疾病而神疲怠堕者,原因不明的疲劳综合症,都可使用,或在处方中配伍此3味,效果殊佳。”

此外,对疲劳型亚健康,常用中药药浴来调节。中药药浴和熏蒸可明显改善亚健康的疲劳、乏力、头晕、失眠、腰酸背痛等症状。

仙灵脾vs仙茅vs巴戟天

相同点:均有温肾阳,强筋骨,祛风湿之功,均可用于肾阳不足诸证,以及风寒湿痹兼有阳虚者。

不同点:

仙灵脾:性温燥,补肾壮阳与强筋骨祛风湿之功,尤以温散风湿为著,常用治肾虚阳痿、风湿痹痛、四肢麻木、筋骨痿软等证。

仙茅:辛热,燥烈性强,为壮阳祛寒之峻品,又善暖腰膝、祛寒湿。常用治阳瘘精冷、腰膝冷痛、寒湿痹证等阳衰寒盛重症。

巴戟天:温而不燥,补而不滞,补肾阳作用缓和,疗效持久,兼能益精血,故适用于肾虚阳瘘、腰膝无力,或肾虚兼挟风湿之腰膝疼痛,以及肝肾虚寒之少腹冷痛、寒疝等证。常被用作补益丸剂中。

《本草求真》:“(仙茅)与附、桂、硫黄、胡巴、破故纸、淫羊藿、蛇床子、远志同为一例,但附子则能以除火衰寒厥;肉桂则能以通血分寒滞;胡巴则能以除火衰寒厥;破故纸则能以理火衰肾泻;淫羊藿则能以除火衰寒结;蛇床子则能以祛火衰寒疝;远志则能以除火衰怔忡。虽其所补则同,而效各有攸建,未可云其补火,而不分其主治于其中也。故凡火衰病见,用之不离附桂,余则视症酌增,然亦须视禀赋素怯则宜。”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