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
晕车一般指晕动病,晕动病是汽车、轮船或飞机运动时所产生的颠簸、摇摆或旋转等形式的加速运动,刺激人体前庭神经而发生的疾病。患者初始感觉上腹不适,随后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即有眩晕、精神抑郁、唾液分泌增多和呕吐。
病名及病状
晕动病在古籍中被称为“注车”“注船”。《诸病源候论》曰:“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
病因病机
个人体质因素是导致晕动症的主要内因,体质较弱者则易患。
本病外因:
1.外邪扰动胃气
即乘舟车伤动胃气。
如《医碥》曰:“舟车之摇撼……能扰动胃气而致呕”,《文堂集验方》曰:“或乘舟车,动伤胃气,外感内伤,阴阳乖隔,以致心腹卒痛上吐下泻”
2.金衰木旺
由乘舟车引动内风。
《黄帝内经》曰:“曲直动摇,风之用也”,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谓:“风主动……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人或乘车跃马、登舟环舞而眩运者,其动不正,而左右纡曲”。
故而人乘舟车会产生眩晕的症状。若风火较甚,则会“眩运而呕吐”。
文献摘录
《肘后备急方》:“凡人登车及船,烦闷头痛、呕吐者,宜用徐长卿、石长生车前子、车下李根皮(各等分)捣碎,以方囊系,半合于衣带及头上,则免此患。”
《经验广集》:“伏龙肝为末,水丸,塞两鼻孔,遂不再吐,如神。”
防止晕车小窍门
保持心情愉悦,不要过于紧张;
经常晕车者,坐车前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
坐车前及坐车过程中,适量进食即可;
不在车上玩手机、看书;
尽量坐在前排,座位与行驶方向一致,并保持空气流通;
选择束腰衣服;
备好晕车药,出发前30分钟左右服用;
乘车前饮一杯适量加醋的温开水,有酸味即可;
将切好的生姜片拿在手中,随时放在鼻子下面闻,生姜的辛辣气味可以帮助消除恶心感觉;
乘车途中,涂抹风油精在太阳穴处,也能够改善晕车症状;
乘车前注意清淡饮食,吃七分饱可以避免胃部不适造成晕车。
穴位按摩
患者晕车可以按鸠尾穴、内关穴、合谷穴等穴位来缓解症状。另外,还可以按神门穴、少商穴、足三里穴、太溪穴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