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心穴位
穴位按摩作为中医诊疗重要方法之一能给人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可以通经活络、调整人的机能、祛邪扶正,保持身体健康。
心有病多可从经络治疗,主要从心经、心包经取穴,所谓“心烦心痛找心经,失眠多梦寻心包”。
1.内关穴(疏导气血)
属心包经,主治失眠、心悸、心动过速、心绞痛、心肌炎,可助敛心神。
取穴方法:手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凹陷处。用左手的拇指尖按压右内关穴上,左手食指压在同侧外关上,按捏10~15分钟,每日2~3次;再用右手按压左侧的穴位,反复操作即可。
2.极泉穴(强心理气)
属心经,主治心痛,胸闷、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等疾病。可以宽胸理气,通经活络。
取穴方法:腋窝正中处。本穴一般不炙,按摩的时候要避开腋动脉。
3.神门穴(安神之门)
属心经,主治心烦失眠、心绞痛、无脉症,可养心安神。
取穴方法:掌后锐骨之端凹陷处。
4.劳宫穴(第三急救穴,也是长寿穴)
属心包经穴,可用于急救。
取穴方法:在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
5.膻中穴(救心穴)
属任脉穴,主治胸闷、憋气、心悸、心痛等症,按揉和叩击该穴有明显的效果。
取穴方法:两乳头中点,胸骨上取之。
6.少府穴(治疗心悸胸痛)
属心经,可治疗心悸,胸痛,小便不利,遗尿,阴痒痛,小指挛痛等疾病。
取穴方法:仰掌,手指屈向掌心横纹,当小指指尖下凹陷处是穴。
7.曲泽穴(宁心静气)
属心包经穴,常按此穴有清心泻火、除烦安神的作用。中医中也曾应用于治疗冠心病。
取穴方法:伸臂握拳,肘部微屈,在肘弯处可摸到肱二头肌腱,在其内侧可触及一凹陷。
8.天泉穴(宁心宽胸)
属心包经穴,主治心痛、心悸、胸胁胀满,咳嗽,胸背及上臂内侧痛。
取穴方法:从腋前纹头直下量3横指,屈肘时在肱二头肌肌腹间隙中,按压有酸胀感处。
操作方法为直刺0.5~0.8寸。
9.灵道穴(疏通心经)
心主血脉,心亦主神志,手少阴之脉上臂部诸穴, 以通心脉治心痛为重。还能够通畅神志,使人神清气爽、头清目明。
取穴方法:在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找到尺侧腕屈肌腱,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两指)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