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惟取通利
小便是水液代谢后排除糟粕的主要途径。小便通利,则人体健康;反之,则说明人有疾患。
苏东坡在《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清”有两层含义。其一,形容尿液的性状,清亮、不浑浊;其二,有清除杂质、排得通畅之意。
通调水道
保持小便清洁、通利,是保证身体健康的重要方面。
《老老恒言》中提出了重在饮食调摄的四个要点:“食少化速,则清浊易分,一也;薄滋味,无粘腻,则渗泄不滞,二也;食久然后饮,胃空虚则水不归脾,气达膀胱,三也;且饮必待渴,乘微燥以清化源,则水以济火,下输倍捷,四也。”。此外,情绪、房事、运动对小便的清利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还要保持情绪乐观、节制房事和适当运动锻炼。
导引按摩
使小便通利下行,如导引壮肾、端坐摩腰与仰卧摩腹等方法。
排尿宜忌
排尿要顺其自然,强忍不尿,努力强排,都会损伤肾与膀胱之气。《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忍尿不便,膝冷成痹”。《老老恒言·便器》指出:“欲溺便溺,不可忍,亦不可努力,愈努力则愈数而少,肾气窒塞,或致癃闭”。
男子排尿时的姿势也有宜忌。《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凡人饥欲坐小便,若饱则立小便,慎之无病”。《老老恒言》解释其道理说:“饱欲其通利,饥欲其收摄也”。现代医学中有一种“排尿性晕厥症”,即在排尿时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大脑一时供血不足而致的突然晕倒的病症。其发生的原因很多,但有时与体位突然改变,排尿时屏气用力过度有一定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