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祛内湿的方法
内湿,通常是因为脾虚导致的。中药调理内湿,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化湿——自行吸收
健脾化湿如白扁豆,芳香化湿如白豆蔻,清热化湿如黄连,温阳化湿如炮姜。
2. 利湿——通利小便
健脾利湿如白术,淡渗利湿如茯苓,清热利湿如茵陈,都有弱的利尿作用。
3. 渗湿——通过渗透
健脾渗湿如薏苡仁,利水渗湿如猪苓,清热渗湿如地肤子。薏苡仁和地肤子没有利尿作用,猪苓有弱的利尿作用。
4. 燥湿——抑制分泌
苍术是健脾燥湿的代表药,厚朴是破气燥湿的代表药。中医还有苦寒燥湿如黄柏,温阳燥湿如桂枝等。燥湿药都有抑制唾液腺分泌的作用。
5. 胜湿——祛风胜湿
用山楂、陈皮、佛手、青皮等疏肝理气的中药,通过提高体内气的流动,把湿气吹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