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六一汤
《鸡峰普济方》六一汤
组成:白术6两(180g),甘草1两(30g)。
功效:和胃气;常服育神温胃,逐湿消痰。
主治:脾胃不和,心腹痞闷,胁肋胀,口苦无味,呕哕恶心,不思饮食,面色萎黄,肠虚自利,肌体瘦弱,膈气翻胃。
用法:每服2钱,沸汤点之。(即每次服用6克,用开水送服。)
方义:白术性味甘、苦、温,入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炙甘草性味甘平,入心经、肺经、脾经和胃经,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和调和诸药的作用。两味合用,共达“育神温胃,逐湿消痰”之功。
本方属小方小剂量,在病邪为轻,正气失调也不是很严重的情况下,聚焦于脾胃,阻止小病不治成大病。齿痕舌,苔腻而白甚至舌胖大,适合这个方子。常服之后,在时间的见证下,对于身体的调理效果会慢慢显现出来,齿痕会减轻,白腻的舌苔也会起变化等。
若是病邪更重些,那就要加味而用,比如参苓白术散,苓桂术甘汤等。
《痘学真传》六一汤
组成:黄耆六钱、桔梗一钱
主治:凡痘起胀迟缓,皮薄浆清者。
方义:黄耆托卫气以健脾,桔梗清利肺家以制火。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黄耆六一汤
别名:黄耆汤(《普济方》)。
处方:黄耆(去芦,蜜炙)180克 甘草30克
制法:上药哎咀。(药碎成小块。)
功能主治:补气生津。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后而渴者。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