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食良药山楂
山楂,又叫红果、朹子,果实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亦可入药,入药归脾、胃、肝经,有健脾开胃、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化浊降脂的功效。山楂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比较丰富。
药用
【主治】用于肉食积滞,胃脘胀满,泻痢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胸痹心痛,疝气疼痛,高脂血症。焦山楂消食导滞作用增强。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
【临床应用】治疗绦虫病;急性细菌性痢疾;降低血清胆甾醇
【附方】
1、治一切食积:山楂四两,白术四两,神曲二两。上为末,蒸饼丸,梧于大,服七十丸,白汤下。(《丹溪心法》)
2、治食肉不消:山楂肉四两,水煮食之,并饮其汁。(《简便单方》)
3、治诸滞腹痛:山楂一味煎汤饮。(《方脉正宗》)
4、治肠风:酸枣并肉核烧灰,米饮调下。(《百一选方》)
5、治老人腰痛及腿痛:棠梂子、鹿茸(炙)等分。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百丸,日二服。(《本草纲目》)
6、治寒湿气小腹疼,外肾偏大肿痛:茴香、柿楂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或二钱,盐、酒调,空心热服。(《百一选方》)
用药须有法度
山楂作为消食药,它体现的治法为中医的消法,凡是消法的药物它对正气都有一定的耗伤。
《本草蒙筌》曰:“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凡药之性,以偏纠偏,补过则损,泻轻无用,山楂虽可药食两用,亦不可滥用。
不易过食
但过多食用山楂是有害无益的。《本草纲目》记载:“生食多令人嘈烦易饥,损齿,齿龋人尤不宜也。”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亦认为:“多食耗气,损齿,易饥,空腹及羸瘦人或虚病后忌之。”山楂是破气去积滞之品,平素脾胃虚弱或正服食人参等补气药的人不宜食用。山楂内含有多种有机酸,山楂中的有机酸类成分有助于消化、抑菌等,但对牙齿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食用后要注意及时漱口、刷牙,正处在牙齿更替期的儿童更应格外注意。过多的有机酸会对胃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可促进胃酸的分泌,因此不宜空腹食用,胃酸分泌过多者更不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