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哪个离癌症更近?
结节、息肉、囊肿、增生,在很多人眼中,这些都是癌症降临的信号,它们哪个离癌症更近呢?
结节:先看良性or恶性
结节一般是指在影像检查中(如CT、胸片),发现类圆形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病灶。常见的有肺结节、乳腺结节和甲状腺结节。
细菌、真菌感染引发炎症、生病留下的“脏器疤痕”、一些良性肿瘤,都会被CT或B超捕捉为小团块阴影,但90%的结节都是良性的。有的结节虽然是良性的,但它可能引起局部疼痛等症状,或是 长在特殊部位,要及时干预。部分肺结节伴随炎症感染,可能引起咳嗽胸闷,需进行对症治疗;部分甲状腺结节会压迫气管和腺体,诱发咳嗽、甲亢或甲减等,需进行切除。
对于有恶性风险的结节,穿刺活检或通过切除结节后,进行病理诊断才是应对的“金标准”。
息肉:先分析再决定
息肉是指生长在黏膜表面的突出物,常见发生息肉的部位有鼻、声带、胆囊、胃、肠、宫颈等。分为三种类型: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的癌变风险Z高。
大多数息肉为良性,可以通过内镜如鼻咽镜、胃镜、肠镜等以非常小的创伤将息肉切除,再通过病理检查明确息肉的性质。
囊肿:和肿瘤不沾边
囊肿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良性疾病,常见的有肝囊肿、肾囊肿和卵巢囊肿。
只要囊肿没有对周围器官存在压迫症状或发炎感染,基本不需特殊治疗。如肝囊肿过大,可能压迫邻近器官,引发不适症状,则需积极治疗。
常用的微创方法是在超声的指引下,将囊肿内的液体抽出,再注入药物以破坏产生囊液的cell,从而达到治疗的作用。
增生:癌变几率低
增生是器官内cell增多的现象,诸如骨质增生、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等。
这些疾患大多数均为良性,但仍有部分增生有癌变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