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吃饭速度更合适!
大家都知道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由于个体差异存在,有些人吃饭速度较快。长期这样对于身体伤害较大。
吃饭太快的6大危害
1、引起肠胃疾病
进食过快、食物没有煮烂、进食黏稠食物,都容易引起胃溃疡、胃炎等胃肠道疾病。
2、易引起肥胖
人的血糖值大概从开始吃饭15分钟后显著上升,30分钟达到峰值,此时大脑会反馈“我吃饱了”的信号给肠胃,使食欲降低,停止进食。然而吃太快,大脑信号来不及反馈就已经吃了太多食物。
尤其在吃饭时看电视或讲话、玩手机,会导致肥胖不自觉地吃多了。另外,吃得太快容易导致血糖升高速度加快,容易导致糖尿病。
3、损害牙床
吃饭速度快,咀嚼次数少,会导致下颚退化,从而使牙床变得脆弱。
4、影响营养吸收
食物只有经过充分咀嚼后变得细碎,并且与消化酶充分结合之后才能更好地被分解成为人体易吸收的营养物质。
而吃饭过快,口腔咀嚼减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食物营养物质的吸收,时间久了,可能出现营养不良。
5、引发心血管问题
由于随着年纪增长很多老年人都会有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当冠状动脉狭窄时,局部就会有斑块出现。一旦进食速度过快,短时间内会有血脂水平升高,导致其变得粘更加稠,血液流动速度缓慢。 导致心脏缺血和缺氧,诱发功能障碍。
6.容易便秘
当人在吃饭咀嚼时,大脑便会指示消化器官做好相应准备。但是,如果吃饭太快就会打破这个指示过程,因此,容易使消化代谢功能紊乱,进而引起便秘。
吃饭什么“速度”Z好?
1.速度:咀嚼20-30下
据口腔护理和肥胖治疗领域的专家们建议,一口饭嚼20次,能给大脑充足的时间来接收吃饱的信号。
对于消化功能较弱的老年群体来说,一口饭Z好嚼25~50次,这样才能给饮食中枢足够的兴奋时间,帮助食物更好地消化。
2.顺序:小碗汤→蔬菜→主食、肉
很多人喜欢在餐后喝粥或者喝汤,但其实,比较合适的进餐顺序应该是:小碗汤→蔬菜→主食→鱼虾类→肉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