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注意事项和禁忌
推拿的适应症
推拿的适应症涉及骨伤、神经、内、外、妇、儿、五官科疾病,同时亦用于保健、美容、减肥等方面。
1.骨伤科疾病各种筋伤、扭挫伤、脱位等病症,如颈椎病、落枕、前斜角肌综合征、胸腰椎后关节紊乱、胸胁屏伤、胸肋软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慢性腰肌劳损、轻度腰椎滑脱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退行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骶髂关节紊乱症、臀中肌损伤、梨状肌综合征、尾骨挫伤、下颌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桡尺远端关节分离症、髋关节脱位、骨折后遗症、肩关节扭挫伤、肘关节扭挫伤、腕关节扭挫伤、半月板损伤、脂肪垫劳损、侧副韧带损伤、踝关节扭伤、跟腱损伤、肩周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峰下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肱骨内上髁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腕管综合征、指部腱鞘炎等。
2.内科疾病感冒、头痛、肺气肿、哮喘、胃脘痛、胃下垂、胆绞痛、呃逆、便秘、腹泻、高血压、中风后遗症、眩晕、失眠、冠心病、糖尿病、尿潴留、昏厥、阳痿等。
3.妇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闭经、慢性盆腔炎、乳癖、子宫脱垂、产后缺乳、妇女绝经期综合征、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等。
4.儿科疾病脑性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小儿肌性斜颈、臂丛神经损伤、桡骨小头半脱位、发热、咳嗽、顿咳、百日咳、惊风、泄泻、呕吐、疳积、佝偻病、夜啼、遗尿、斜视、脱肛、鹅口疮等。
5.五官科疾病近视、视神经萎缩、慢性鼻炎、慢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耳鸣、耳聋等。
6.外科疾病乳痈初期、褥疮及术后肠粘连等。
推拿的禁忌症
推拿疗法虽适用范围广,度大,但有些疾病使用推拿治疗不仅无效,反而加重病情,故此类疾病要禁用推拿治疗;有些疾病可使用推拿治疗,但操作不当,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或造成不应有的医疗事故,此类疾病要慎用推拿治疗。因此,临床上要严格掌握推拿的禁忌症。一般认为,以下疾病要禁用或慎用推拿治疗。
1.皮肤损害各种皮肤破损病症,包括外伤和皮肤病。
2.出血性病症各种出血性疾病,包括有出血现象、出血趋势以及施术后极有可能引发出血的各种病症;有血液病的患者,均属推拿治疗禁忌之列。
3.传染性病症烈性传染病属推拿治疗禁忌;一般传染病原则上均不宜实施推拿,特别是病症的病变局部;隐匿性的传染病要特别重视,诸如各种结核病、肝炎、白喉等。
4.感染性病症各种脓肿、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等属推拿治疗禁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感染轻微的患者,推拿治疗有加重感染的趋势,要谨慎施用和不用。
5.某些急腹症如胃、十二指肠等急性穿孔。
6.某些严重疾病如心脏病、肝病、恶性肿瘤、脓毒血症等。
7.肿瘤任何有加速肿瘤cell扩散的推拿治疗均属推拿治疗禁忌。
8.急性损伤急性的外伤和神经损伤,对较重的病症,除需整复错缝、远端实施点穴镇痛等应急推拿手法外,一般24~48小时之内,均不宜做推拿治疗,特别是在损伤局部;疑有筋肉断裂、骨或关节硬伤、脊髓损伤、内脏的挫裂伤等,更需明确诊断,不可贸然施治;急性损伤中局部炎症反应明显者,也需慎用或禁用推拿手法治疗。
9.病症波动对某些病症的不稳定期,应禁用或慎用推拿治疗。如严重的心、肺疾病,功能衰退者;中风、脊髓损伤、烧烫伤等的急性和亚急性期,或全身症状不稳定者,或血压起伏波动较大者等。
10.妇女妊娠期、月经期腰骶部和腹部禁做推拿治疗;也不宜在四肢感应较强的穴位处取强刺激手法;其他部位确需要手法治疗,也应以轻柔手法为宜,以免出现流产和出血过多。
11.其他不能安静的精神病、年老体弱、久病体虚、过饥过饱、醉酒者,不宜推拿。
推拿的注意事项
1.推拿医师要掌握熟练的手法技能,并且掌握有关中、西医学知识,从而做到诊断明确,操作得当。
2.操作过程中要认真,严肃,注意力集中,随时观察患者对手法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3.要经常修剪指甲,不戴装饰品,以免操作时伤及患者的皮肤。
4.治疗室要光线充足,通风保暖。
5.除少数直接接触皮肤的手法(如擦法、推法等)外,治疗时要用按摩巾覆盖治疗部位。小儿推拿多使用介质,以保护皮肤。
6.对于过饱、酒后、暴怒后及大量运动后的患者,一般不予立即施以推拿治疗。
7.推拿的一个疗程以10~15次为宜,疗程间宜休息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