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对药名方:左金丸

《丹溪心法》左金丸

黄连 吴茱萸(6:1)

清泻肝火,降逆止呕。常用于胃炎、食道炎、胃溃疡等属肝火犯胃者。


释名

《医方考》:“左金者,黄连泻去心火,则肺金无畏,得以行令于左以平肝,故曰左金。”

《古方选注》:“经脉循行,左升右降,药用苦辛,肃降行于升道,故曰左金。”


方义

黄连苦寒为君药,一则清心火以泻肝火,即所谓“实则泻其子",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二则清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降。标本兼顾,对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尤为适宜。

吴茱萸辛苦而温,入肝、脾、胃、肾经,辛能入肝散肝郁,苦能降逆助黄连降逆止呕之功,温则佐制黄连之寒,使黄连无凉遏之弊,且能引领黄连入肝经,为佐药。

二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泻火而不凉遏,温通而不助热,使肝火得清,胃气得降,则诸症自愈。

方论

《医宗金鉴》:“此泻肝火之正剂。独用黄连为君,以实则泻子之法(心者肝之子),以直折其上炎之势;吴茱萸从类相求,引热下行,并以辛温开其郁结,惩其汗格,故以为佐。然必木气实而土不虚者,庶可相宜。左金者,木从左,而制从金也。”

《鲙残篇》:“时下凡遇胁肋胀痛,肝脾不调之症,动辄以左金投之,是未察左金之义也。《金匮要略》有云:见肝之病,以先实脾。若脾虚,为肝木所乘。再用黄连以泻心火。但知泻肝之子,不顾泻脾之母乎?当衡其轻重缓急而施治,慎勿偏任也。”肝之子、脾之母都是指心。《古方选注》:“吴茱萸入肝散气,降下甚捷;川黄连苦燥胃中之湿,寒胜胃中之热,乃损其气以泄降之,七损之法也。当知可以治实,不可以治虚,若误论虚实而用之则误矣。”所以只可用于“肝气实而脾不虚”。


上一篇筇竹
下一篇旧时温酒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