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垣“气聚脾中”
《上池杂说》:“余幼抱(有病在身)脾眚饮食下辄(则)作胀满,思之未得其原,尝读东垣论云:气聚于脾中不得散,故时作胀满。诚中现情矣,但未解治之之方也。后读《医学拾遗》治痞论云:热既在上,则内中寒凝而气不下行,故当用热药以温中焦,而下引其热,使热得降也。又《产后论》云:非由血能抢心,乃荣卫不充,中焦不治,气失所根据,而上奔于心耳。夫气聚则行寒则凝,行则病散,凝则疾生。邪气乘虚,不在淤血之有无,故干姜为产后要药,辛热故也。但当温暖正气,以致和平,则百疾无由生也。以此互观,则东垣气聚脾中之旨,昭昭明矣。”
胀满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主要说明凡以水湿聚留而引起的浮肿、腹胀满者,大都属于脾脏疾病,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滞所致。
腹胀有虚实。《金匮要略》曰:“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虚证,因为正气不足,脾虚气聚,虚气痞塞胀满,而按之可助脾气运转,气机得通,通则不痛。
干姜
张锡纯:“味辛,性热。为补助上焦、中焦阳分之要药。”
陈修园:“干姜气温,禀厥阴风木之气,若温而不烈,则气归平和而属土矣。味辛得阳明燥金之味,若辛而不偏,则金能生水而转润矣,故干姜为脏寒之要药也。……中者,土也,土虚则寒,而此能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