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为肝胆疏泄不利
胁痛,以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胁痛是肝胆疾病中常见之证。
胁
指侧胸部,为腋以下至第十二肋骨部位的统称。《医宗金鉴》:“其两侧自腋而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
《景岳全书·胁痛》:“胁痛之病本属肝胆二经,以二经之脉皆循胁肋故也。然而心、肺、脾、胃、肾与膀胱亦皆有胁痛之病……胁痛有内伤外感之辨。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如无表证,悉属内伤。但内伤胁痛者,十居八九,外感胁痛则间有之耳。”
《顾松园医镜·胁痛》:“胁为肝胆之区。故胁痛。昔人多从肝治。推其致痛之因,亦各不同。有因忿怒气郁,有因肝胆火盛,有因痰饮流注。有因瘀血停留,有因闪挫跌扑,有因食压肝气,治亦有异。”
胁痛主要责之于肝胆,且与脾、胃、肾相关。基本病机为气滞、血瘀、湿热蕴结致肝胆疏泄不利,不通则痛,或肝阴不足,络脉失养,不荣则痛。
岔气
又称急性胸肋痛,指运动时,特别是跑步中,胸肋部产生的疼痛。亦多见于举重、推车、跳跃、攀高、挑抬或搬运重物时,用力过度或不当时,岔气多发生在右下肋部,在动作停止后可自然消失。腹部按摩、缓慢深呼吸或腹式呼吸能加速其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