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性静情逸,心动神疲
《千字文》:“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品性沉静淡泊,情绪就安逸自在;内心浮躁好动,精神就疲惫困倦。
心动神疲
《黄帝内经》:“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宋稗类钞》举例:“唐仲俊年八十五六,极康宁,自言少时因读千字文有所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衰。”
性静情逸
《黄帝内经》:“恬淡虚无,精神内守”。静,是养神的关键所在。《黄帝内经》:“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
《宋稗类钞》:“叶石林曰:「天下真理,日见于前,未尝不昭然与人相接,但人役于外,与之俱驰,自不见耳。惟静者乃能得之。」……惟一静,大可以察天地,近可以候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