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池杂说》病之来复 因阳衰
《上池杂说》:“病者去而来复已而复作者,阳衰而不能制疾故耳。今不能养阳而屡事攻击,有疾者,利则易生矣。有寒者,寒去则里虚矣。有疾者,积下则胃寒矣。其病至复作也奚疑?故凡病情一去之后,即当颐神养性,放下万缘,调息百日,以生阳气,迨于阳气既盛,则阴邪不能干,而旧疾无自作矣。若病情少事闲,即事酬应,啸傲如常,至于复作,则危期将至矣。”
疾病好了之后又反复发作,是因为阳气衰竭不能制约疾病的原因。那些不能养阳而使身体屡受攻击而得病的人,容易留有遗患。有寒邪的人,寒邪去则里虚。有病的人,屡用下法则胃寒。其病反复发作还用怀疑吗?所以凡是病情好转之后,应当保养精神元气,放下一切牵挂和拘束,修养生息百日,以生发阳气。等到阳气旺盛了,则阴邪不能侵犯,而旧病就不会自动发作了。如果病情刚一好转得清闲,就急于应酬,像往常一样逍遥无拘束,以致于复发,则离危险的未来不远了。
《中藏经》:“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阳气是立命之本。除了颐养性情,还可以通过晒太阳、养生功法、药浴等方法。但前提都是用好的心态作为前提,以防疾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