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调摄之法“茹淡论”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味有出于天赋(大自然)者,有成于人为者。天之所赋者,若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人补阴之功,此《内经》所谓味也。人之所为者,皆烹饪调和之味,有致残伐命之毒,此吾子所疑之味也。”

朱震亨70岁时基本不食用盐和醋,“非真茹淡者,大麦与栗之咸,粳米、山药之甘,葱、薤之辛之类”,这些已够人体之所需了。至于他质疑的“烹饪调和之味”,现在很多人过于调味,已经食物失去了本味。多盐味厚,于健康而言不是好事。

清·江之兰《医津一筏》:“丹溪茹淡论Z得调摄之法,然阴之所生,本在五味,一味茹淡,亦恐阴气不生。予谓甘肥之味,要在淡煮,使不生痰助火,至于蔬菜,不妨加以盐豉,益其味也。”

提倡肥甘厚味,更不宜过度烹饪,以清煮为佳。如果觉得素菜无味,可以用发酵的豆鼓增加味道。豆豉是中国传统特色发酵豆制品调味料。不过与平时厨房使用的豆鼓不通,药用的为淡豆鼓。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