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茯苓酥、茯苓饼、茯苓霜

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茯苓的干燥菌核,多寄生于温暖干燥向阳山坡的松树下。《本草纲目》中称茯苓是由“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其性平味甘淡,入心、脾、肺、肾四经,能渗湿利水,宁心安神,健脾益胃,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痰饮、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茯苓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故《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称之“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古人称茯苓为“四时神药”,民间素有“一两茯苓一两金”的说法。


茯苓酥

《千金翼方》:“主除万病,久服延年方。取山之阳茯苓,其味甘美;山之阴茯苓,其味苦恶。拣得之,勿去皮,刀薄切,曝干,蒸令气溜,以汤淋之。其色赤味苦。淋之不已,候汁味甜便止。曝干捣筛,得茯苓三斗。取好酒大斗一石、蜜一斗和茯苓,末令相得,纳一石五斗瓮中,熟搅之百遍,密封之,勿令泄气。冬月五十日、夏月二十一日,酥浮于酒上。接取酥,其味甘美如天甘露,可作饼,如手掌大,空屋中阴干,其色赤如枣。饥食一饼,终日不饥。此仙人度荒世药,取酒封闭,以下药,名茯苓酥。”

【功效】:健脾利湿,减肥健美,延年益寿。

【主治】:脾虚湿盛型肥胖病。以体形肥胖,食少便溏、纳呆,身体困倦,舌淡苔白腻脉濡为辩证要点。

【注意】忌食米醋。

《集仙方》记载:“饵茯苓,其法取白茯苓五斤,去黑皮,捣筛,以熟绢囊盛于二斗米下蒸之,米熟即止,暴干,又蒸,如此三遍,乃取牛乳二斗和合,着铜器中,微火煮如膏,收之。每食以竹刀割,随性饱食,辟谷不饥也。”

茯苓饼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很喜欢食用茯苓饼,他年过六旬仍有惊人的记忆力和强健身体,在他的《东坡杂记·服茯苓赋》中记述:“草本之类,寒暑不能棱,岁月不能败,惟松柏为然。古书言松脂流入地下为茯苓,茯苓千岁,举则为琥珀。虽非金玉,而能自完也,亦久矣。于是求之名山,屑而治之,去其脉络,而取其精华。庶几可以固形养气,延年而却老者……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颜如处子,绿发方目,神止气定,浮游自得”

在《与程正辅书》中记载食用自制“茯苓饼”治痔疮:“某旧苦痔疾,盖二十一年矣。……其间更食胡麻、伏苓少许取饱。胡麻,黑脂麻是也。去皮,九蒸曝白。伏苓去皮,捣罗入少白蜜,杂胡麻食之,甚美。如此服食已多日,气力不衰,而痔渐退。”

南宋时期的《儒门事亲》,对茯苓饼的制作记载稍详:“茯苓四两,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煎熟。”黄蜡即蜂蜡,虽无毒,但用来煎饼肯定不好吃,而且做的很厚。


松脂揩齿

《东坡志林》记载用松脂和茯苓刷牙方:“松脂以真定者为良,细布袋盛,渍水一日,沸汤煮,浮水面者以新竹笊篱掠取,投新水中,久煮不出者皆弃不用,入生白茯苓末不制,但削去皮,捣罗细末耳,抹匀。”并记用法:“每日,取三钱已著口中,用少熟水搅漱,仍以指如常法熟揩齿毕, 更啜少熟水咽之,仍以漱吐如常法,能牢牙驻颜乌髭也。”


茯苓粥

【材料】梗米200克,茯苓200克,白砂糖100克

【做法】将茯苓磨成细粉,加米粉、白糖加水适量,调成糊,以微火在平锅里摊烙成薄饼即可

【用法】可经常吃或佐食

【效用】健脾补中,宁心安神。适用于气虚体弱所致的心悸、气短、神衰、失眠以及浮肿、大便溏软等。

李时珍谓:“茯苓粉粥清上实下”。常吃茯苓粥,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好处。


茯苓霜

“茯苓霜”是由茯苓加工而来的,其炮制方法是将鲜茯苓去皮,除杂质,浸泡,蒸熟,为末,晒粉。因茯苓粉末色白如霜,质地细腻,故得此名。茯苓霜有滋补健脾、培补正气、养颜美容等功效。《红楼梦》对“茯苓霜”的服用方法亦有详细介绍:“D一用人乳和着,每日早起吃一钟,Z补人的;第二用牛奶子;万不得,滚白水也好。”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