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侧柏叶、柏子仁

柏树又名侧柏,斗寒傲雪、坚毅挺拔,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因柏树枝叶入冬依旧青翠,耐雪迎风,人们亦常将它与松树并称,所谓“松柏为百木之长。”孔子崇尚松柏,《论语·子罕》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古人认为,万木皆向阳而生,南枝茂密,而柏树枝叶均向西,五行之中西方属金,其色为白,故名“柏”;又因柏树入药时,“取叶扁而侧生者”,故名“侧柏”。

《对山医话》记载了陆秋谷食柏的故事:“咸丰癸丑洞庭陆秋谷贩于陕,遇盗迷入山谷,行数里,杳无人迹,忽闻林间人语,周视恰无所见,惟有大柏一株,枝干修伟,高出云际。时腹中甚馁,因采叶食之,遂忘饥渴。今年逾周甲,须发未斑,步履饮啖,一如少时,每言食柏之验。”服食柏树叶实。传说可以延年成仙。

《太平御览》卷九五四引汉刘向《列仙传》:“赤须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

《本草纲目》也提到:“柏性乃多寿之木,可入服食,麝食之而体香,人食之而体轻,久服,令人润泽美色,耳目聪明,不饥不老,轻身延年,盖仙家上品药也。”


侧柏叶

 味苦、涩,性寒,凉血止血、生发乌发。早在晋代葛洪《肘后方》中就有记载,“生发方,取侧柏叶,阴干作末,和油涂之。”

《本草崇原》:“凡草木耐岁寒,冬不落叶者,阴中有阳也。冬令主太阳寒水,而水府属太阳,水脏属少阴,柏叶禀寒水之气,而太阳为标,禀少阴之气而君火为本,故气味苦,微温。主治吐血、衄血、痢血、崩中赤白者,得水阴之气而资养其血液也。轻身益气,令人耐寒暑,去湿痹,生肌者,得太阳之标,少阴之本,而补益其阳气也。柏子仁气味甘平,故禀太阳寒水而兼得太阴之土气。侧柏叶气味苦微温,故禀太阳寒水而兼得少阴之君火。叶实之所以不同者如此。”

柏茶

侧柏叶晒干,煎汤代茶饮。止血滋阴。《东医宝鉴》引作“侧柏汤”。

春末夏初,嫩叶方长时采服之,能除风湿。

柏子仁

为柏的干燥成熟种仁,味甘,性平,养心安神、敛汗、润肠通便。

《本草经疏》:“柏感秋令得金气,其质坚而气极芬芳,故其寄实味甘平无毒。甄权加辛,亦应有之。入足厥阴、少阴,亦入手少阴经。其主惊悸者,心藏神,肾藏精与志,心肾两虚则病惊悸。入心故养神,入肾故定志,神志得所养而宁定,则其证自除矣,芬芳则脾胃所喜,润泽则肝肾所宜,故能安五脏,五脏皆安则气自益矣。惟除风湿痹之功,非润药所能,当是叶之能事耳。《别录》疗恍惚,即惊悸之渐也。虚损吸吸,精气微也,历节腰中重痛,肝肾不足也。汗乃心液,心主血,益阴血则诸证悉瘥矣。”

 《本草思辨录》:“柏为百木之长,叶独西指,是为金木相媾。仁则色黄白而味辛甘气清香,有脂而燥,虽润不腻。故肝得之而风虚能去,脾得之而湿痹能通,肺得之而大肠虚秘能已。”

《本草新编》:“柏子仁,……久服不饥,增寿耐老,此药尤佳,乃延生之妙品也。但必须去油用之,否则过润,反动大便。尤宜与补心、肾之药同用,则功用尤神。”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