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有九味 味味不同
姜的九种化身和功效:
生姜:辛,微温,无毒,入肺和脾胃,散而不守。发汗解表,助阴行阳,除湿开导之力,有水气湿邪,血痹,解毒半夏、南星、鱼蟹者而必用之。
姜汁:善解诸药(半夏、厚朴等)及菌、蕈、禽兽之毒。
姜片:走肺经,宣肺去寒。
姜丝:入心经,振奋心阳。
干姜:辛热,无毒,守而不散。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专辅佐附子回阳通心脉之力。以四川出产者为佳。治肺寒咳嗽,脾虚胀满,腹痛等。对冷痢诸证亦有佳效。干姜能引血药入血分,气药入气分,又能去恶养新,有阳生阴长之意,有心脾肾阳虚兼寒湿,血虚者必用之。而人吐血、衄血、下血,有阴无阳者,亦宜用之。
姜皮:凉,无毒。为五皮饮中主药之一。河南出产之水姜,干后可当生姜皮用。姜皮治浮肿、腹胀、痞满,善行水气,有利水消肿之功效。尤善辛散脾胃及肌肤之水湿浮肿,与生姜发汗,干姜利水饮有所不同。
炮姜:为黄土中炒过之干姜。黄土研成细面,放铁锅中,加温至黄土沸腾,把干姜放入,炒至姜质松软为度。此偏于温脾阳而助运化,以制水温,此辛苦大热,入脾胃,守中逐冷,产后虚寒,下元小腹虚冷和腹痛泄利,肺脾阳虚、脾不流血者必用之。
姜炭:选上等干姜装入砂锅,上再扣一同大砂锅,用铁丝固定后,边缘狭缝用泥填封,置炉火上烧,直至摇动砂锅无干姜撞击之声即成。专入血分,故体内各脏虚寒出血都可以用之。
煨姜:取鲜姜切片,用三层草纸包裹后,再用水蘸湿,入火烧之,待草纸化炭后即成。降而不升,止腹痛泄利,扶脾阳之气,散郁结之气,此和中止呕与干姜而不燥热,御能固护脾胃,脾胃不和,寒冷大药下者必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