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蒜与黄土 解暑气


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虚人、劳人,或饥饱失节,或素有疾,一为暑气所中,不得泄,则关窍皆窒,非暑气使然,气闭塞……

古方治暑无他法,但用辛甘发散疏导,心气与水流行,则无能害之矣。因记崇宁己酉岁余为书局时,一养仆为驰马至局中,忽仆地,气即绝,急以五苓大顺散等灌之,皆不验,已逾时,同舍王相使取大蒜一握,道上热土杂研烂,以新水和之,摅去滓,刔其齿灌之,有顷即苏,至暮,此仆复为余御而归。乃知药病相对,有如此者。”


暑气

指盛夏的热气。《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夏季的主气,六淫(风、热、暑、湿、燥、寒)之一。过极则构成病因,属阳邪,多在夏季致病。主要发生于夏至以后,立秋以前。

临床表现为高热、口渴、脉洪大、多汗等。暑热容易耗气伤津,故又经常出现体倦、心烦、口干等症。暑邪夹湿,则表现为暑湿。


辛甘发散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五苓散

为太阳病表里双解法代表方之一,功效健脾利水、温阳化气,被誉为“千古利水D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顺散

甘草、干姜、杏仁、肉桂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水谷不分,清浊相干,阴阳气逆,霍乱呕逆不调。”

清代名医叶天士《种福堂方》收录了上方“大蒜新汲水方

大蒜1握,新黄土

2药同研烂,以新汲水和之,滤去滓,灌入。

中暑,伤暑。

《本草备要》:“大蒜,开胃健脾,去寒湿,解暑气,辟瘟疫,消痈肿,破症积,化肉食,杀蛇虫蛊毒,治中暑不醒。敷脐能达下焦消水,利大小便。切片烁艾灸治痈疽、恶疮、肿核。独头者尤良。”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若身热烦躁,汗出不止,此为内寒外热,用大蒜半个,黄土一撮,同捣极烂,新汲井水调服,蒜与黄土调中温寒,新汲井水,收降相火暑气,则热退躁平而汗收也。若不省人事者,新汲井水忌用,改用温开水调服。大蒜通发,同黄土并温补中气。”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