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苣菜和苣卖菜
苣荬菜,又称野苦菜、苦葛麻等。性苦,寒。有清热解毒,利溼排脓,凉血止血。
《诗经•邺风•谷风》:“谁谓荼(苣荬菜)苦,其味如荠”,意为像荠菜一样味美。
苦苣菜
名称Z早出现于《嘉祐本草》:“苦苣,即野苣也,野生者”。可以治疗厌食,养胃,利小便,可明目,治疗血淋和痔瘘。
明·陆容《菽园杂记》:“病痔者用苦荬菜,或鲜者,或干者,煮汤,以熟烂为度,和汤置器中,阁一版其上,坐以薰之。候汤可下手,撩苦荬,频频揉洗,汤冷即止。日洗数次。予使宣府时,会患此疾。太监弓胜授以此方,洗数日后,果见效,故记之。苦荬,一作苣,北方甚多,南方亦有之。”
小满时节,民间有食苦苣菜的习俗。
苦苣菜和苣卖菜
苦荬菜的茎叶相对较细,叶子细长无刺,植株体型较小,Z高只有80cm。叶子边缘带刺,比较扎人
苣荬菜的叶子总体上比较肥厚,挖开土可以看到紫红色的匍匐茎,虽然叶子上也有细小的尖刺,但是不扎人。
药用方面,都是凉性,可以清热解毒,苦苣菜能明目,还能利小便,而苣卖菜则有补虚止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