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土在季夏之后
五行在四季中的关系:四季春夏秋冬分别对应五行的木、火、金、水。夏秋之间是长夏,火生土,土生金,土在火金之间,故中土对应长夏。
《礼记》云:“中央土在季夏之后。”季夏,即夏季的Z后一个月。
《学斋占毕·土居中央王于季夏之后》:“或曰:‘子谓土虽分王于四季而月令,中央土次于季夏之后、孟秋之前,则与极图水火木金土之序不合,而子谓乃极图之妙用何耶?’答曰:‘朱子之义详矣!其言曰:以质而论其生之序,则曰水火木金土。以气而论其行之序,则曰木火土金水。此乃五气顺布四时行之序也。’(朱熹《太极图说解》)且横渠张子(张载)亦谓:‘土当王于夏秋之间,此乃坤奠位于西南而易繋。’所谓‘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后天八卦致用之序,则五行之妙又显然于易系矣!”
《易经·说卦传·帝出乎震齐乎巽》:“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
译解:
太阳在东方升起,震为东,为春,一年之始,一日之始(帝出乎震)。不久就表现了它影响万物的能力,万物滋长,粪为东南,春夏之间,上午(齐乎巽),至正中则光辉而治。离为南,日正当中,为夏,万物都在充分发育(相见乎离)。日偏西时,或夏末秋初,自然界蓬勃之象已收,坤为地(致役乎坤)。日落时,在一年之中是仲秋气象,这时兑卦已是一阴来到,一切开始进入阴的境界(说言乎兑)。入夜,也是深秋之时,阳能的乾卦进入阴境,阴阳就有交战的现象(战乎乾)。子夜,孟冬之时,万物所归,在极阴的境界中,一阳在其中矣,这是新的转机,坎中满(劳乎坎)。夜去冬尽,宇宙问一切开始暗中萌动了,新的阳能又起来了(成言乎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