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五”
阴阳五行
古人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世界。天地万物,皆有阴阳。世界之大,皆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组成,而这五种物质,又是分布在东、西、南、北、中—[五位],相克相生,相反相成。
五化
运气学术语,即五行的气化,指生、长、化、收、藏五个生化阶段。
五气
寒、暑、燥、湿、风五种气候,这就是使人得病的外因—“五邪”。
五脏
即肝为木、心为火、脾为土、肺为金、肾为水。
五官
鼻是肺之官、目是肝之官、口是脾之官、舌是心之官、耳是肾之官。
肝有病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黄,眼涩,畏光,流泪;脾有病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唇干裂;肺有病者,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有病者,舌尖红,或舌头转动不灵,吐字不清;肾有病者,耳中蝉鸣,或痒,或背,或聋。凡五官之病,中医不仅治五官,更兼治五脏。
五体
肝合筋、心合脉、肺合皮、脾合肉、肾合骨。
五液
心为汗、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肺为涕。
五声
肝,在声为呼;心,在声为笑;脾,在声为歌;肺,在声为口哭;肾,在声为呻。
五色
青自肝出、白自肺出、赤自心出、黄自脾也、黑自肾出。
五音
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轻;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
五味
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