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神汤官网

《知医必辨》食疗方:二络饮

丝瓜络煮水记载于清代古籍《知医必辨》:“经络不和,血脉不通,则加以参须、归须,谓之二须饮;或助以橘络、丝瓜络,谓之二络饮。”


二络饮

橘络3~5g、丝瓜络9g 煮水5分钟后代茶饮。

适用于气机郁滞、痰热阻络的人群。咳嗽、有痰的人群非常适合喝这一款。偏寒体质者可加入要加上生姜或桂圆等温热的食材。

《士谔医话》载:“中医辨药,注重色香味形……心以治心,筋以治筋,络以治络,皮以治皮,乃其常也”

橘络、丝瓜络二药皆性平味甘之品,归经相似,体纤质轻,有通达之功,而无攻逐之峻。橘络偏于走气,瓜络偏于走血,气血同调。

二药其形类络,取象比类,而有通行络脉之功。二药皆能入肺经,能理肺络之气,皆入肝经,有清金制木之效。橘络、丝瓜络皆有化痰之力,能入络中,散络中痰凝。

橘络

又名橘丝、橘筋,橘子果皮内及果瓤上的筋络,性味甘、苦、平,归肺、肝、脾经。中医认为橘络具有通络、理气、化痰、止咳之功,不仅是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患者的食疗佳品,而且对久咳引起的胸胁疼痛不舒还有辅助治疗作用。《本草崇原》:“橘瓤上筋膜,治口渴吐酒,煎汤饮甚效,以其能行胸中之饮,而行于皮肤也。”《本草纲目拾遗》:“橘丝专能宣通经络滞气,予屡用以治卫气逆于肺之脉胀甚Y效。”


丝瓜络

味甘,性平。归肺、胃、肝经,有祛风,通络,活血,下乳之功,可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等。

《本草纲目》:“丝瓜老者,筋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通人脉络脏腑,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及治消血病也。”

《本草求真》:“凡人风痰湿热,蛊毒血积,留滞经络,发为痈疽疮疡,崩漏肠风,水肿等症者,服之立能Y效。以其通经达络,无处不至。小儿痘出不快,用此近蒂三寸,连皮烧灰存性为末,沙糖水调服。并可以敷脚肿。鼻渊时流浊水,用此瓜藤近根三寸,烧灰存性为末,酒服方寸匙亦效。小儿预防出痘,于立冬后,用小丝瓜煅,入朱砂服之,亦应。皆以借其寒滑通达之性耳。”

另外,丝瓜络水煎剂还有镇痛和抗炎的作用。


联系我们

山东真谛之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400-6813-199 quanshentang@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