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梨膏
秋梨膏膏也叫雪梨膏,相传始于唐朝。《本草求原》称之为“秋梨蜜膏”。过去是宫廷用品,直到清朝由御医传出,流传民间。
秋梨膏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阴虚肺热之咳嗽喘促、痰涎粘稠、胸膈满闷、口燥咽干、烦躁声哑。对肺热久嗽伤阴者尤佳。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鸭梨20个(去核)。
制备方法:取汁,兑炼蜜收膏。
用法用量:或加萝卜汁,或加鲜藕汁,或加鲜茅根、鲜生地、柿霜,或加鲜麦冬汁,均为加强其润肺降火而施。
主治:清肺热,润肺燥,生津降火。主干咳久咳,咳嗽燥呛,咽喉干燥,失音气促,痰中带血。
注:熬制秋梨膏的所用蜂蜜宜选用凉性蜂蜜,如枇杷蜜、紫云英蜜、槐花蜜,而桂圆蜜、荔枝蜜等则是温性的,不宜用于熬制秋梨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处方:秋梨3200两,麦冬32两,贝母32两,百合32两,款冬花24两,冰糖640两。
制备方法:上将秋梨切碎,加麦冬等4味,水煎3次,分次过滤后去滓,滤液合并,用文火煎熬,再将冰糖溶化,兑入浓缩液内成膏状,以不渗纸为度。每两膏汁,兑炼蜜1两,瓶装。
用法用量:每服3-5钱,开水调化送下,1日2次。
主治:润肺利咽,生津止嗽。主肺热咳嗽,口燥烟干,失音声哑,气促作喘。
禁忌
脾胃虚寒、手脚发凉、大便溏泻、患糖尿病的人不宜服用。
适用于阴虚肺热之燥咳,风寒咳、痰饮咳、肝火咳等咳嗽不宜服用。